【风湿闰月说】免疫如交响,生命需和弦。广东省中医院黄闰月教授开设本专栏,以岐黄之智为谱,融现代医学为弓,奏响健康协奏曲。愿每一道免疫屏障,都能精准应答。
强直性脊柱炎(AS)是一种以中轴关节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累及脊柱关节、骶髂关节及其邻近软组织。
随着病情的发展,患者的脊柱和骶髂关节会出现疼痛、僵硬,甚至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与关节畸形。
西医对于 AS 的治疗,通常以减轻症状、延缓病程为主,但往往伴随着较多的不良反应。
中医则认为,AS 与肾、脾有密切联系,通过调节脾肾功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,从根本上改善病情。
强直的病机根本
肾为先天之本,主骨生髓,脊柱作为人体督脉循行之处,督脉总督一身阳气,与肾脏联系紧密。
展开剩余76%中医古籍《景岳全书》有云:“腰为肾之府,肾与膀胱为表里,故在经则属太阳,在脏则属肾气。”
中医认为,AS 属于“大偻”“肾痹”“骨痹” “龟背风”等范畴,其中,肾虚督亏是主要病机。当肾精亏虚时,腰府失养,督脉亦虚,就如同大厦失去了根基,导致腰背部疼痛和脊柱关节活动不利。
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,AS 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复杂调控,肾在体合骨,肾精充养骨髓,这进一步证实了肾与 AS 的密切关系。
强直的重要病机
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气健运能使气血充足,营卫调和,机体免疫力增强。反之,脾气亏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。
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篇》中记载,“脾病则四肢不用……筋骨肌肉,皆无气以生,故不用焉”。
在 AS 的发病过程中,脾虚湿盛是一个常见的病理状态。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,水湿无法及时排出体外,反而会在体内积聚,这些湿邪容易与外邪相结合,形成痰瘀互结,痹阻经脉,最终影响脊柱关节。
一些研究指出,约 70% 的 AS 患者存在亚临床肠道炎症,且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,常表现出纳差、腹胀、大便失调等症状,这与中医 “脾虚” 症状相契合,从侧面佐证了脾与 AS 之间的关联。
肾脾同调是关键
黄闰月医生指出,肾与脾,一先天一后天,相互依存,相互影响。肾所藏先天之精,依赖脾运化的后天水谷之精补充,脾气健运,又需要肾中元阴元阳资助。
如果脾气虚弱,脾精不充,失于运化,就会导致肾失所养,精气匮乏;而湿浊内生又会克伐肾水,所谓“肾受土克”,继而影响其蒸化、代谢等功能。
反之,肾阳虚则脾失温煦,肾阴虚则脾失濡润, 肾水泛滥亦能侮土,进一步加重脾虚。
由于肾与脾具有密切相关性, AS 患者也往往存在肾病及脾、脾病及肾的病位传变关系,最终形成肾脾共病的状况。因此,在治疗时,从肾脾同调的角度出发,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。
临床试验显示,从肾脾同调论治 AS ,不仅能够显著降低 AS 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、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水平,还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,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另一项对照研究则表明,用敦复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的 AS 患者,与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患者相比,中药组不仅疗效更明显,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。
福利项目来啦
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
加入课题中药药费全免!
以无免疫抑制剂、中药治疗为主或
甲氨蝶呤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案
▇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,欢迎前来咨询:
1、中低疾病活动度或病情稳定
2、排除其他免疫系统疾病、纤维肌痛、睡眠障碍
3、如有以下症状:阳虚怕冷、手足冰冷
▇ 针对满足以上条件并自愿参加者,我们将提供:
1、免费的类风湿检查
2、治疗周期12周,中药药费全免
3、饮食、运动等多方面的生活调理指导
报名请致电:
温馨提示:上述电话仅供符合条件者评估报名,谢谢合作!
温馨提醒: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,不能代替医院就诊。意见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。
参考资料:
[1]邱型丰,何晓瑾. 从肾脾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[J].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, 2023, 47 (01): 95-99.
发布于:广东省天创网配资-股票小额配资-配资炒股入门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