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田晓菲,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女童,突然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。
在她年仅13岁的时候,田晓菲便被中国最顶尖的学府——北京大学破格录取。年纪轻轻的她,便有机会进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府,这一成就使得她被誉为“天才少女”。当时,大家纷纷期待,这样的杰出人才将为国家的未来注入新鲜的力量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田晓菲毕业后并未选择留在国内,而是前往了美国,甚至在婚后,毅然放弃了父母的劝告,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美国教授,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。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当田晓菲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,已经是满头白发,这一变化让人不禁对她的经历充满好奇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匆匆老去?她是否经历了不幸的婚姻生活?如今,她的近况又如何?
展开剩余86%1971年,田晓菲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,来自一个书香世家。父亲曾是天津文联的主席,母亲则是一位文学工作者。可以说,她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成了她文学才华的沃土。从很小的时候起,田晓菲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,远远超越了同龄人。当大多数孩子还在泥巴堆里玩耍时,田晓菲早已能信手写下优美的文章。普通的长难句对她来说简直轻松,身边的人无不惊叹她的才华。在父母的精心引导下,田晓菲的文学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开花结果。
田晓菲很小便随父母搬到天津生活。由于父母的工作性质,家里常年书籍不断,这种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她。3岁时,她便能认字几千,5岁时,父亲意外发现她自己写了一首诗:“我爱大地,我爱爸爸;我爱蓝天,我爱妈妈,我爱我幸福的家。”如此天真又深刻的诗句让父亲十分惊讶,并对她赞不绝口:“写得好,写得好,你比爸爸还强!”这份来自父亲的认可让小小的田晓菲更加坚定了创作的决心。
随着父母不断鼓励和陪伴,田晓菲的文学才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。她不仅通读了《声律启蒙》、《论语》以及《古文观止》,还在小学阶段完成了初中的课程。到了初中,她的创作才华愈加成熟。在此期间,田晓菲的诗歌便开始在天津日报上刊登。10岁时,她已出版了5本诗集,迅速成为全国瞩目的“少女诗人”。
13岁那年,北京大学的招生办向她伸出了橄榄枝,正式邀请她进入北大学习。这个消息让田晓菲倍感荣幸,也让她的才华得到了最高学府的认可。当时,田晓菲成为了北大英美文学系破格录取的学生。
然而,尽管成为班级中最小的学生,田晓菲始终觉得自己孤单,尽管同学们都对她友善,但她始终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。直到有一天,田晓菲在阅读海子的诗歌时,感到一种心灵的共鸣。她深深佩服海子,认为海子是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人。于是,15岁的田晓菲找到了在北大任教的海子,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展示了自己的诗作。两人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并在文学上产生了共鸣。海子对她的诗才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曾鼓励她:“如果你能继续创作,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诗人。”
在海子的支持下,田晓菲在北大建校90周年之际创作了著名散文《十三岁的际遇》,这篇作品不仅获得了好评,还被选入了中学教材。这段青春岁月中,田晓菲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,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。她曾回忆道:“那段时光是我青春最美好的记忆。”
然而,命运的无常让田晓菲遭遇了沉重的打击。在她即将毕业时,海子突然选择卧轨自杀,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震撼。那段时间,田晓菲深陷悲伤,再也未能写出新的诗作。
毕业后,田晓菲选择前往美国继续深造,攻读英美文学专业。1991年,她顺利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。此后,她继续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也正是在这里,她遇见了自己未来的丈夫——斯蒂芬·欧文。
斯蒂芬·欧文是哈佛大学的教授,对中国诗歌充满兴趣,并且自创了一个中国名字——宇文所安。在田晓菲攻读博士期间,斯蒂芬教授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汉学家。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和学术背景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尽管斯蒂芬比田晓菲年长25岁,且曾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,但两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,斯蒂芬也深深地被田晓菲的才华和魅力所吸引。
然而,当斯蒂芬决定向田晓菲表白时,田晓菲犹豫不决,最终拒绝了他。但斯蒂芬并未因此放弃,反而更加真诚地与她保持联系,逐渐让她看到了他的诚意和耐心。渐渐地,田晓菲被他深深吸引,最终接受了他的爱,两人于1999年结婚,并且田晓菲也随之加入了美国国籍。
虽然田晓菲的父母并不看好这段婚姻,尤其是斯蒂芬已经两次离婚,且两人年龄差距悬殊,但田晓菲坚决选择了与他共度余生。婚后,她放弃了康奈尔大学的助理教授职位,选择留在哈佛大学担任讲师,并最终在2006年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。
2016年,田晓菲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。当时,她和丈夫一同回到中国参加学术研讨会,并在会议上分享了她的学术成果。然而,当时曝光的一张照片却引发了广泛关注,照片中45岁的田晓菲已是满头白发。人们开始猜测,是否是她的婚姻生活让她过早衰老。然而,田晓菲在一次演讲中揭示了背后的真相。她表示,作为学者,时间对她来说非常宝贵,因此,她将所有时间投入到学术研究中,几乎不做家务,而丈夫斯蒂芬则全力支持她,承担了家庭的重担。田晓菲感慨道:“对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,能找到一个懂你、支持你的人是多么重要。”
如今,田晓菲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知名人物,先后发表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,并出版了多本学术著作。她始终坚持认为,中国文化的传播并不局限于国内,只有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,中华文明才能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配资-股票小额配资-配资炒股入门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